對一個賞鳥人與大自然愛好者而言,雙眼望遠鏡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他們應該多花一點時間來想想怎樣的雙眼望遠鏡最適合賞烏,讓我們一開始先作個概略的說明。
賞烏最重要的是要能夠透過望遠鏡看清楚而且分辨最細微的細節,也就是“了解細節”, 我們在後面的章節會回到這個特質,白大的時候能用望遠鏡看到多少東西, 視望遠鏡的放大倍數而定,在薄暮時分則與放大倍數和接收鏡的直徑大小有關,這兩項因素是望遠鏡的部份技術規格,但並不能代表影像品質的優劣。
就第一項技術規格來說,以10x40的的望遠鏡為例,這代表其放大倍數,也就是說若一隻鳥在距離一百米之外, 那麼用這種倍數的望遠鏡看起來, 那隻鳥就如同在10米外而已,換句話說,這隻鳥比肉眼看的距離來得近上10倍。。
第二個規格,在這裡即40, 代表物鏡的釐米直徑,是衡量光線透入望遠鏡的量。 20釐米的直徑在白天即足夠,在薄暮時分戶、必須儘可能讓最多光線透過物鏡,這時則需要較大的直徑。
這個數字提供望遠鏡在光線不足下效能之比較,其計算方式為取“放大倍數乘物鏡直徑”的平方根,所以10x40的望遠鏡其黃昏指數即為20。為了比較的目的,8x30的望遠鏡一樣地清楚看那隻小鳥,則只能在78米內,如果兩支望遠鏡品質相同而且光線也一樣的話。
如果以亮度來看的話,10x40的望遠鏡其影像比80x30的望遠鏡影像要亮上28%黃昏指數也可被視為時間因子:在光線逐漸減弱的狀況時,用黃昏指數較高的望遠鏡可以賞鳥的時間比較長。
目鏡的射出光瞳與薄暮時的視線有關,因為進入眼中的影其亮度決度望遠鏡的射出光瞳的大小。其算方式為拿物鏡的直徑來除以放大倍數,以10x40的望遠鏡來說,即等於40/10=4mm。對於薄暮效極高的望遠鏡來說,例如航海望遠鏡其射出光瞳必能至少與人類瞳孔的最大直徑一樣大時,也就是大約7釐米,才具實用性。
視野指的是1000米外望遠鏡所能看到的區域。由於視野是弧形的,所以用“視野直徑“這樣的名詞,視野的大小通常以公尺表示。有些歐洲以外的製造商則以角度的度數表示,這對門外漢而言是沒有太大用處的。
放大倍數愈大,視野則愈小,但是其大小亦受到光學系統之設計影響。頂級的望遠鏡有廣角目鏡以加視野,例如蔡司10x40有非常大的視野,110米,歸功於其特殊的目鏡。當然,最重要的是整個視野要能提供高影像清晰度。賞鳥時若有其他物件進入視旁,這些物件應與中間的物件一樣清楚而便宜的望遠鏡通常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對於無鍍膜光學系統-現在己成為過去式了-許多光線在每個玻璃與空氣接觸面即發生折射,因此導玫許多影像亮度的流失。為了減少折射以改進影像的品質,1930年代卡爾蔡司的A.Smakula教授發展了一套用極薄的氧化鐵塗在透鏡及稜鏡上的方法,在當時是項先驅的成就。因此蔡在這領域是有最長久經驗的。
雖然在玻璃與空氣接觸面上一層即可改進影像的特質,但是多加不同層即可進一步提高效果,現所有蔡司的望遠鏡是T*多層確保最適的光線傳輸,最詗之對比及所有光譜的自然色彩演出。
在廣闊平原長距離下,或是高山上因大氣而引起對比下降,以致望遠鏡細節觀察減弱的情形下,高對比演出是很重要的。一般而言佳之影像品質只有花費非常高的望遠鏡之光學系統才能達到。